close


 


 


今年夏天首次拍到小鷿鷈但拍得不理想,當時就想一定要找機會再來補考,這個想法終於在上個星期六付諸行動,這次很幸運的在賞鳥牆旁的池塘發現了一群約二十幾隻的小鷿鷈,但牠們大都游得遠遠的,以300mm的鏡頭來說,大約要在5公尺左右之內才能得到比較清晰的影像,然而小鷿鷈生敏感,想要這麼近靠近牠談何容易,仔細觀察的結果,小鷿鷈會在認為安全的情況下靠近岸邊捕魚吃,於是展開我偽裝獵捕小鷿鷈的A計劃。


首先把車子開到岸邊打開車窗,但你以為人在車上牠就會比較靠近那就錯了,接著拿出我的迷彩大衣把駕駛座旁的整片窗戶全部遮住,這樣也剛好遮住了兇猛的陽光,這時再把椅背放倒由後車窗察看小鷿鷈的動向,因為大衣已遮住了觀察視線,而後車窗有貼隔熱紙外面看不見裡面動向,再來就可以在車內架腳架或直接把鏡頭伸出大衣來拍攝,最後就是等著牠游過來,這招守株待兔,不!應該叫守車待鳥法希望有用。


忍受著等待的無聊及車上的酷熱是有代價的,雖然冬羽的小鷿鷈沒有夏羽來得艷麗,但終於可以在比較近的距離留下小鷿鷈清晰的影像。


 






 







 




 




 




 




 




 


 


另外在等待的過程還有意外的收獲,在旁邊的竹竿上驚見小翠(翠鳥)到訪,然而驚鴻一瞥下馬上就飛走,我想牠應該還會再來,相機改對焦那竹竿附近,整個忘了小鷿的存在,真是有了新鳥忘舊鳥。運氣不錯,一個多小時內陸續來了三次,還是一公一母,然而停留的時間都很短,而且並沒衝水捕魚的動作(就算衝水我想我也抓不到牠吧),就在第三次來時為了更近的拍攝,我貪心的把鏡頭慢慢全部伸出車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動作,此後我苦等三個小時都不見牠再度蒞臨,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差那十幾公分的距離嗎?


翠鳥 Common Kingfisher


【別名】:魚狗、釣魚翁、金鳥仔


【學名】:Alcedo atthis


【分類】:翡翠科


【體型】:16 公分


↓翠鳥是我最喜歡的鳥種之一,橘色的肚子和白色的脖子形成對比,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依光線的角度不同呈現蔚藍色和翠綠色,背上還有寶石藍的條紋,在陽光下會閃耀出金屬般的光澤,十分奪目耀眼,因此有「飛翔的珠寶」( Flying Jewel)之美譽。




 



↓翠鳥辨別雌雄看牠的嘴喙,公鳥全黑而母鳥的下喙呈現紅色。此圖拍得有點小,但很明顯這是隻愛漂亮沒忘了擦口紅再出門的母鳥




 







 




 




 







【後記】


這次拍攝遇到一個同好聊到一些打鳥的甘苦談,他說他大都拍攝高山野花,有時紀錄野生鳥類,開始時有蠻深的挫折感,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一隻鳥是容易接近的,不像植物不會跑只等著你去尋獲它,大都的時候都能收獲滿滿。而千里迢迢扛著重裝備遠赴外地很可能鳥沒打到卻打到了一隻大烏龜。


另外還說到鳥人是孤獨的,同行的人很多都感到太無聊。即使如此最後我們的結論,飛羽攝影充滿挑戰,不僅挑戰體能還挑戰耐心,就算夏日頂著艷陽,冬天吹著寒風,只要目標鳥出現或有自己滿意的作品,一切的苦都不算什麼了,這是局外人很難體會的。後來賞鳥屋的管理員跟我說,有興趣的人生真好,我給了他一個大姆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m 的頭像
    tm

    tm的部落格

    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